林业论文_散射辐射对中国东部典型人工林
文章摘要:散射辐射是影响森林碳吸收的重要因子。然而,有关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(GPP)对散射辐射响应机理的理解仍有限。该研究利用中国东部6个人工林生态系统2019–2020年观测的碳通量数据和气象数据,估算了散射辐射,区分了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条件;基于直角双曲线方程获取了不同辐射条件下生态系统光响应参数;量化了GPP对散射辐射和直接辐射变化的响应;采用偏相关方法分析了光照和环境因子对GPP日变化的贡献,旨在探究生长季散射辐射对人工林生态系统GPP的影响机理。研究表明:散射辐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冠层光合作用,初始量子效率(α)和光合有效辐射(PAR)为1000μmol·m–2·s–1时的GPP(P1000)分别提高了47%–150%和2%–65%。与直接辐射条件相比,散射辐射条件下的PAR每增加1μmol·m–2·s–1,GPP增加0.86%–1.70%,森林植被类型和站点物候变化会影响这一过程,具有较低归一化植被指数(NDVI)的樟子松(Pinus sylvestris)和油松(Pinustabuliformis)人工林GPP随单位光合有效辐射增加的变化量的增量(0.86%–1.00%)明显低于其他人工林站点的增量(1.04%–1.70%),且植被NDVI与P1000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。在低光照时, PAR控制生态系统平均总初级生产力(GPPa)的变化;在中等至高光照时,散射辐射比例(DF)是影响GPPa的主要因子。在中等光照时,散射辐射对应的光合作用接近于高光照时太阳辐射对应的光合作用,且杉木(Cunninghamia lanceolata)、杨树(Populus spp.)、栓皮栎(Quercus variabilis)和华北落叶松(Larix gmelinii)在中高DF (≥0.5)时的GPPa比低DF (<0.5)高出27%–50%,油松和樟子松在中高DF时的GPPa比低DF约高出2%。散射辐射条件下,散射光合有效辐射(PARdif)解释了GPP变化的16%–45%,气温(Ta)和饱和水汽压差(VPD)解释了杉木、栓皮栎和华北落叶松林GPP变化的10%–19%。在散射辐射条件下,人工林在Ta为15–25℃和VPD为0–1 kPa时P1000最大。
文章关键词: